對于業績變化的原因,星巴克在財報中稱,節日特飲和禮品卡的低迷銷量影響了業績。“限定節日特飲并沒在我們的消費者中引起反響”,星巴克CEO Kevin Johnson在投資者會議中說,主推的手機點單等智能化服務、試圖提高店內效率和客流量的舉措也還沒開始奏效,“特別是在美國市場,下午時段銷量不佳,說明下午進店客流在減少。”
在2017年第四季度,與全球的低迷成績相比,星巴克在中國市場表現搶眼,星巴克中國凈利潤增長達到30%,同店銷售增長率為6%。第四季度,全球開店700家,而以中國為主的亞太地區***有300家。
而據《證券日報》記者了解,星巴克之前計劃到2021年將門店數從2800家發展至5000家。這也意味著星巴克在中國大陸市場的門店數量將實現翻倍,而每年近500家的開店速度,平均每天在中國開店約1.36家。
彼時,去年7月份,星巴克以大約13億美元的代價從統一企業中國手中收購了星巴克華東市場合資企業(上海統一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)的剩余50%股份,獲得在江蘇、浙江和上海共約1300家門店的****所有權。
同年,星巴克選擇把全球******家甄選烘焙工坊開在了中國,并計劃未來在中國開出1000家星巴克甄選門店。
從上述公開信息可以看出,星巴克在中國的布局進入快速擴張期,而這“跑馬圈地”的背后,中國的咖啡市場也進入到多品牌競爭時代。
縱觀國內咖啡市場,目前主要可分為星巴克、漫咖啡為代表的傳統連鎖咖啡店,以連咖啡、瑞幸咖啡為代表的互聯網咖啡,以全家、7-ELEVEN為代表的便利店咖啡,以及以Blue Bottle為代表的網紅******咖啡館。雖然星巴克咖啡占據中國市場的半壁江山,但是,在互聯網咖啡及便利店咖啡的快速擴張下,星巴克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。
鑫金蘭咖啡頻道宣 選自網絡